
中国-东盟博览会是展什么的?
标签:东盟博览会
中国—东盟博览会(简称“东博会”)是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际经贸盛会,自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。2025年将举办第22届(9月17—21日),采用“云上东博会+实体展”形式,展览面积达16.2万平方米,聚焦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合作,并首次设立多个新兴主题展馆。其核心展览内容如下:
一、战略新兴专题(2025年新增重点)
人工智能专馆(首设)
东盟合作专区:展示东盟国家AI技术应用及与中国合作成果(如缅甸展示AI在农业、物流等领域的应用)。
前沿核心技术专区:涵盖AI芯片、大模型、生成式AI等。
公共服务与体验专区:通过VR/AR技术展示智慧城市、智能制造等场景。
新质生产力专馆(首设)
数字经济:云计算、区块链、元宇宙技术在医疗、教育等领域的应用。
低空经济:无人机物流、低空通信基础设施。
商业航天:北斗导航、卫星互联网、空间智能技术。
蓝色经济展区(首设)
展示海洋渔业、生物医药、船舶工业、海洋旅游等海洋产业技术及中外合作成果。
绿色低碳展区
聚焦“双碳”技术、生态修复、固废处置等环保领域。
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
展示新能源汽车整车、智能驾驶系统、充换电设施等。
二、商品贸易专题
东盟及RCEP国家商品
特色商品:食品饮料(泰国榴莲、咖啡)、手工艺品、日用品等。
高新产品:数字经济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(如印尼高科技消费品、越南农产品加工技术)。
中国商品
智能装备:绿色能源设备(氢能、光伏)、工程机械、食品智能加工系统。
绿色建材与智能家居:环保建材、全屋定制、智慧城市技术。
时尚精品:国潮文创、珠宝首饰等面向东盟的轻奢消费品。
三、特色专题展区
先进技术专题
展示航天航空技术(月壤模型、空间站设施)、智能机器人、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。
投资合作专题
中央企业展区:高端装备制造、国际物流项目。
国家重点战略展区:粤港澳大湾区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。
服务贸易专题
涵盖跨境金融、数字货币、职业教育、物流合作等领域。
“魅力之城”专题
东盟各国及中国(2025年为广西桂林)以“一国一城”形式展示城市特色产业、文旅资源及合作商机。
四、分会场与新增亮点
分会场(桂林):旅游展区(9月19—21日),聚焦文旅与科技融合。
新增活动:
新产品首发首秀、B2B配对会(如马来西亚榴莲购物节)。
发布《中国—东盟经贸合作展望》蓝皮书等权威报告。
总结:东博会的核心价值
东博会不仅是中国—东盟自贸区的“助推器”,更是区域产业链融合的平台:
产业覆盖广:从传统贸易到AI、航天等前沿领域,覆盖40+国家、超3000家企业。
功能多元:兼具商品交易、投资对接(80+场经贸活动)、技术转移、城市推广等多重角色。
区域联动:推动“粤港澳大湾区—北部湾—东盟”跨境产业链建设,服务RCEP合作